【22.5】以真摯情感,細膩捕捉微小瞬間的彩蛋系樂團
信義存愛組 音樂專欄《存愛Bar》專訪
文/陳妍、圖/22.5 提供
「22.5」成立於2022年夏天,由雙主唱兼吉他手駿維與佳瑜組成,2024年鼓手泓宇、貝斯手東昇加入,確立四人樂團編制。曲風以民謠為基底,搭配和音,以簡單的聲音和真摯的情感訴說屬於自己歲數的聲音,安慰無數同在迷茫中尋找共鳴的樂迷。2024年12月發行首張同名EP《22.5》,專輯概念圍繞「寫生」,用音樂記錄每個團員的生命片段、感情、回憶和生活中的啟發。
相識與相聚的那一刻-22.5
自稱彩蛋系樂團的他們,在創作的各種地方,包含詞曲、專輯編排與視覺設計都充滿小巧思,就連團名都別具意義。創作音樂初期其實他們並沒有特別取團名,不過要報名比賽的時候有團名的欄位,想要取一個能夠代表自己的名字,卻又想不出怎麼命名合適。當下佳瑜跟駿維靈機一動,把兩人的年紀相加除以二,當年分別為22歲與23歲的他們,組成了「22.5」。回想這段趣事,團員們笑稱雖然取名當下很匆忙,但22.5是對於成團當下的一個紀錄,發現他們就是在紀錄每個值得被留念的當下。也呼應他們的作品樣貌與創作理念-透過真摯的情感,細膩捕捉生活中的微小瞬間:紀錄生活中的經歷,訴說自己的故事。即便是一個很小的想法,也都用音樂紀錄下來。

團員們的組成故事也充滿深厚的情誼,起先是駿維想要報名比賽,覺得自己對編唱和聲很有想法,找了與自己聲線感覺很合適的佳瑜先組團去比賽。比賽的過程中發現22.5需要一位鼓手的加入,腦中浮現的人選正是泓宇。泓宇在一場聽眾年齡平均五、六十歲的商演中認識佳瑜,在加入樂團之前也已經打了很長時間的木箱鼓,在佳瑜的邀請之下,他成為22.5的鼓手。貝斯手東昇則和駿維、佳瑜從高中參加吉他社時就已經認識,在組團過程中時不時都有透漏出想邀請東昇的想法,終於在一次聚會上很認真的再次邀請東昇,深思熟慮後的他延續了心中對音樂的熱忱,加入22.5。對他們來說,樂團裡不只音樂很重要,人同樣具有重大的意義與存在,樂團是要建立在人的情感上,去創作、演奏和抒發。他們需要的不只是一位主唱或樂手,他們需要的是彼此。
音樂是自己已經做了十年熱愛的事情,所以對於要不要繼續真的想了很久。但是繼續做了之後,發現比起生活轉變帶來的壓力,更多的是接受自己真實的樣貌後,找到讓自己更加幸福的選擇。
-東昇
音樂是自己已經做了十年熱愛的事情,所以對於要不要繼續真的想了很久。但是繼續做了之後,發現比起生活轉變帶來的壓力,更多的是接受自己真實的樣貌後,找到讓自己更加幸福的選擇。
-東昇
22分鐘,5首歌-富含團員生命中的重要情感與熱愛
2024年發行的首張專輯《22.5》收錄5首歌,共22分鐘,與團名和專輯名相應,有意無意間再度成為彩蛋系樂團令人驚喜的細節之一,在命名的背後有著蘊含深刻情感的經歷。專輯裡收錄的〈朝你而去〉是與泓宇合作的起點,參加金旋獎的第一首歌,初次融合木箱鼓編排的第一首歌;〈擁抱〉則是東昇與樂團合作的首個作品。這張專輯內的所有歌曲對團員來說都是極具意義和象徵性的作品,便將專輯命名為團名-《22.5》,充滿了四個人在音樂路上的點滴。
作品概念更承襲了22.5創作的核心精神-紀錄生活真實的當下。專輯封面視覺以及歌詞本的設計,一片綠意盎然下充滿著探索與遙望的氛圍,如寫生般將所有風景與細節盡收眼底。令人驚艷的是在音樂的呈現上,每首歌都用了如在寫生一般的方式和概念來創作。或許會有點難將寫生與音樂畫上等號,但佳瑜對寫生的詮釋是,寫生不只是繪畫的方式,反而更像是在書寫生命、描寫生活,不論是什麼形式都是在記錄生命中對自己很重要的經歷與情感。而22.5正是用了他們彼此最熱愛跟最擅長的方式-音樂,去紀錄那些在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浩瀚無垠的太空裡,There gon’ be one star shining NIGHTONLY.
-22.5〈愛是⋯⋯〉
浩瀚無垠的太空裡,There gon’ be one star shining NIGHTONLY.
-22.5〈愛是⋯⋯〉
愛對22.5來說是在找尋共同的過程中,接納彼此之間的的不同;是客製化的關係,對不同愛的對象,不會有固定的表達方式,但都代表自己愛某一個人。對他們來說彼此之間不僅是很珍惜的團員,也是生命中很重要的朋友。
愛對22.5來說是在找尋共同的過程中,接納彼此之間的的不同;是客製化的關係,對不同愛的對象,不會有固定的表達方式,但都代表自己愛某一個人。對他們來說彼此之間不僅是很珍惜的團員,也是生命中很重要的朋友。
不斷地在音樂創作中找尋與突破自我
在樂團的風格和調性上,我們從來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我們應該是很真實的樂團。
作為樂團的創作主力,駿維與佳瑜分享他們創作的過程與模式其實很不固定。有時候是其中一個人先作詞或作曲,又或是兩人剛好得到某個靈感所以共同創作,沒有固定的型態或是流程。目前的歌曲曲風發展,是結合佳瑜跟駿維瑜創作上各自喜歡跟能夠觸及的範圍與主題,所以歌曲的風格自然而然的在他們想法的共同交集中產生。不過不論創作模式或是靈感如何,他們之間不變的共識是:作品本身要真實,是自己真的喜歡與想分享抒發的想法,而不是局限於聽眾、觀眾會關心的主題。
在樂器呈現上,雖然目前是以木吉他為主,不過團員們也透露大家各自的音樂專長各有不同,駿維平常彈電吉他比較多,之後如果有機會也想讓電吉他在22.5的作品或是舞台上登場;泓宇除了打擊樂器的編排和演奏,也逐漸累積自彈自唱的創作作品。團員各自的音樂實力和嘗試,大多是自己本身就很有興趣的領域,一邊鑽研跟突破自我的同時也能夠讓樂團未來能夠呈現的演出方式與風格更多元。未來22.5還會創作出什麼樣的作品與風格都很難說,但能夠確信的是,專屬22.5的氛圍與魅力將會持續陪伴在觀眾的身邊。

⋱⋰ ⋱⋰ ⋱⋰⋱⋰✦ About 22.5 ✦ ⋱⋰⋱⋰ ⋱⋰ ⋱⋰
🔍 Instagram:22.5_band
🔍 Youtube:22.5 Band
🔍 首張同名EP《22.5》循環播放中➿
⋱⋰ ⋱⋰ ⋱⋰⋱⋰⋱⋰ ⋱⋰ ⋱⋰⋱⋰⋱⋰ ⋱⋰ ⋱⋰⋱⋰